NEWS

訊息發佈
2021-12-21

經濟日報專訪新光合纖:翻身資訊服務 智慧產線拼高值

經濟日報 劉美恩 疫情之後,台灣紡織產業地位日趨重要,環保相關材質需求高漲,品牌大廠加速永續,推出與環保有關產品。對紡織業來說,提升回收材料使用的量能與技術,是獲取大廠品牌訂單的關鍵,成立半百的新光合成纖維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新光合纖)十三年前早已嗅到商機,推出可以循環的環保紗,在全球已獲許多運動衣品牌認證。 一樣的環保紗,製程技術不同、毛利也不一樣。一般環保紗成衣與可排汗的運動衣,就有20倍價格差距。新光合纖研發技術精湛,其中「機能性環保紗」更是領先業界。台灣第一支國產寶特瓶就是由新光合纖製造。新光合纖總經理羅時詮表示,除了深耕紡織業,還有塑膠事業、每個品牌維持其獨特性,而居上游紡織原料領先巿場,就要建立緊密供應鏈及強大的研發力。 新光合成纖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56年成立,資本額新台幣145.4億。民國59年完成建廠,目前台灣有中壢、桃園、觀音、大陸杭州廠、泰國廠等多個廠區。產品線包括化纖、塑膠及光學薄膜三大類,近年多角化經營,將生產線轉往高附加價值產品,成為光電、汽車及電子產業的重要材料供應商。目前塑膠產品及化纖產品營收及產能各佔一半。 發展產品條碼系統 幫產品建立身份證 去(2020)年疫情爆發、各廠的接單量從三月份三成、直到十月份產線才回復正常,這段時間、羅時詮體認到從紡織業、電子業甚至汽車業、上游廠商往往需要和時間賽跑。有時,把材料開發出來,還得先自行已檢測以符合大廠規範來爭取先機,面對其他供應商競爭、巿場的多變,唯有靠新數位工具、彈性生產、不斷研發,才能走在巿場之前。 羅時詮舉例,上游原料研發生產就像電鍋煮飯,米種、溫度及水質都是影響米飯的結果及品質。不同客戶各有不同的需求條件,所以原物料、工廠環境、溫度參數設定等所需條件都不盡相同,要保持最佳生產效率,發展智慧工廠是新光合纖的終極目標。現階段要讓廠房設備數位化、數據化才能走向智慧化。 羅時詮帶領團隊推動產業智慧化,2016年擴大資訊組織成立ERP小組,另設立新光網加上原有的資訊部門,分別進行資訊流程管理、工廠流程管理及生產數位化。ERP小組負責流程改善,加上新光網的工廠管理及IOT、協助工廠端生產的產品先數位化。 為要讓生產各項種產品日後可以進入資料庫統一管理,新光合纖在2017年由資訊部門發展產品條碼系統,任何產品透過條碼系統,就知道是何時?在哪台機器以何種配方產製?如同產品的生產履歷。有了資料,往後就有各項數據可以辨識分析。先是從幾個事業單位及場區試行,目前觀音廠已全面展開,接下來其他廠房也計畫在陸續導入。 導入OEE指標 打造工廠智慧巡檢系統 新光合纖過去是老師傅傳承的時代,訂單寫在簿本,直接做排程,但全廠機台稼動表現其實是不夠清楚的。新光合纖透過OEE生產設備量化指標來評估,做為設備資產有無達到投資報酬率的重要依據。 羅榮森表示,由於新光合纖生產設備的購置因不同廠房及產能需求分次採購,生產效率不一。過去機台設備與生管資訊沒有適度的整合,看不到稼動及故障狀況,新光網協助廠區導入工廠智慧巡檢系統,在人機介面的設計上加入IOT及燈號設計,如產線替換、工件故障或產品維修等各種指令訊號,可快速獲得解決。 在新光網協助下,新光合纖也導入MES系統,部分機台加上IOT,機台稼動數據進入ERP後,有了數據系統就能全面串接。協助各階層管理更精準決策。 資訊處處長羅榮森表示,當時為了推動數位轉型,2015年成立新光網路科技,編製22人,負責新光合纖的工廠產線自動化、數據化。幾個廠房場域實證加上產線實務經驗,累積出紡織產業所有相關的Domain Know-how,提供專業智慧製造解決方案與服務。這個解決方案也是台灣第一個針對紡織業而設計的系統。「我們正在將經驗複製,希望帶動整體產業轉型動能」。 新光網的核心技能是運用數位科技,提升生產條件與環境,從邏輯、數據、流程構面,透過問題分析與解決的共同溝通語言,從六標準差的小型專案開始,將傳統的經驗,運用數位科技的方式收集數據,再應用數據分析與解決問題,猶如為工廠植入一顆數位大腦。 轉型烽火輪開始飛 產線接單滿載 喜歡運動且勇於創新的羅時詮以「風火輪」比喻數位轉型的精神、每個階段不斷的拚命踩著,如今看來「風火輪」已經飛起來。 去年疫情爆發、各廠區的接單量從三月份三成、四月四成、一直到十月份產線才回復正常,到了十二月已經滿載、排程滿滿。羅時詮仔細分析,這些都是品牌大廠急著要上游原料的急單,當然包括多年來的老客戶,才讓新光產線得以回穩。儘管羅時詮強調,導入數位轉型不在追求量的成長,用數位力把客戶服務好,訂單自然紛至沓來。但新光合纖運用數位創新、提升整體生產力,不斷的拉開與對手距離,才能穩居領先地位。